对影成三人
【53岁无孩爱猫女后悔了,迟了20多年-哔哩哔哩】 https://b23.tv/HjohP2w
学生是体会不到这种都市的孤独感的,出去有同学,回家有家长。但是当你只身一人去大城市工作,举目无亲,电话响起除了骚扰就是工作,孤独就像蠹虫一样从四面墙壁钻出来,让你不寒而栗。
你是个不婚不育主义者,坚信并奉行该主张。前些年你过得很快乐,但是今年你30岁了,事情好像发生了一点变化……
你有那么几个同事比较要好,但是人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,一般不会找你闲聊;游戏、刷剧,十部百部千部,乐趣也就这样了;出去逛街你一个人能干啥呢,下馆子都不敢多点菜,点多了吃不完浪费;旅游?没人的美景那叫生态区。
最糟糕的是,就连那随叫随到的沙雕群友,在群里也并不会因为你说了什么就开始讨论起来。因为新人换旧人,你已经跟不上新时代年轻人的话题了。这时你开始明白你不是世界的中心,没有聚光灯会打向你,没有人会关注你不值一提的生活。
工作的压力也不见减少,像小时候应用题里碰到的疯狂泳池管理员一般,你这边放水,工作就在那边抽水,放水的管子越来越细,抽水的管子越来越粗,你把放水的阀门拧到了极限,水还是越来越多,压力也越来越大。你开始希望有人在工作之外找你,任何人都可以,哪怕只是聊聊天。
家人关心你是因为亲,同学关心你是因为近,老师关心你是因为职责,新闻关心你是因为你年轻。
此后再无人关心你,蚀骨铭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,就像小时候看过的章鱼哥乘坐时间机器出故障卡在时间的缝隙,一片虚无的空白,潮湿粘腻的孤独感包裹你的全身,像一层膜,让你缺氧。
你的快乐无人分享,悲伤无人倾诉,痛苦也无人分担。游戏的五排一直凑不满,电影院的坐席永远买一张,你甚至怀疑当你某天意外身故在出租屋,下一次再有人注意到你,还是因为你的孤独正在腐烂所滋生的恶臭。
你的自由,你的随性洒脱,你曾不自由毋宁死的果决,像池鱼坠入天空,苍鹰落向海底,仰观世界之大,何以为“家”?
古人对于被贬和流放有着异样的情怀,因为那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关系被重置,在偏远之地举目无亲。就像你的QQ和微信突然被封号,对于社会性的群居动物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。
苏轼被贬黄州四年,第四年的时候恰逢张怀民同样被贬至此,“怀民亦未寝”,一个被贬已久担心故友无法适应,一个初至贬谪之地夜不能寐,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两人相携在怀民寓居的承天寺夜游。那一夜他们会想些什么呢?但两个孤独的人此刻肯定是情绪万千。
古称岭南之地瘴气虫蚁肆虐,苏轼因乌台诗案再度被贬岭南。他此刻已经57岁了,走了1500里路去往岭南。有着“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”的豁达的他,在此留下了一首《惠州一绝》。
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而若是我年过半百,纵使身处深圳的闹市街头,孤身一人的我还能感受到热闹吗,我想大抵是不能的。此地是岭南,我亦被流放。
何况我们大多都无法留在深圳,而是流落老家,感受着——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那种似是而非的熟悉,让你像这座老家小城里熟悉的陌生人。
午夜梦回,大大的床铺上小小的我,佝偻着身子蜷缩着,浓烈的黑暗裹挟着刺骨的孤独,万籁俱寂的城市响彻寒风带来的遥远工厂的机械噪音,那是黑夜的心跳,是孤独的回响。
你仿若回到童年时父母夜班独自一人睡觉的时候,不同的是彼时的你尚且有着对父母回家的期盼,而此刻的你会在这种煎熬下一夜、又一夜,每一夜……
你30岁,你的父母50岁了,按现在的期望寿命,倘若你的父母活到80岁。30年看起来很长,如果你每年国庆、春节回去一次,那就是见60面。当然,希望大家的父母都能长命百岁,但是不管结果如何,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年三十夜,到处喜气洋洋迎接新年。倒数的钟声响起,零点报时,鞭炮齐鸣,你看着手机里上海的街头、深圳的小巷,到处挤满了人,热闹是他们的,你什么也没有。各路好友纷纷以各种“借口”婉拒了你的跨年邀请,或忙碌,或逃避。
隔着玻璃看漫天烟火,你分不清这轰鸣是外面的,还是心里的。明明是当初觉得一人够用选的80平小户型,此刻却空旷地回响。待外面声音渐弱,孤独如附骨之疽般蔓延开,在这为了招待三五好友而买的大沙发上,像是空位吹起寒风,大衣裹了再裹,寒冷却挥之不去。
次年的新闻依旧播报着生育率创新低,孤独死人数创新高,你坐在公园的长椅听远处几个年轻人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——
“我才不结婚呢,也不要小孩,一个人多快乐!”
……
你摇了摇头,好像又一个轮回。